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約翰·濟慈(John Keats)於1819年匿名發表<希臘古甕之歌>內容寫道:「你如激情未啟的恬靜新娘,你受養於寂寂悠悠歲月,你林下優遊的歷史,能如是描繪…」;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的自傳「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?」深切表達藝術長、人生短的信念。我們的人生若能與藝術擦出火花,則生命的韻味質感勢必有所不同。我非常慶幸在鼓山國小任職期間,能與旗山在地陶藝家蘇國基老師、朱金敏老師賢伉儷有美好的邂逅,他們帶領學校教師群,領略悠悠歲月下的泥土,感受1,250度高溫焠鍊後的激情與恬靜,相信這是鼓山陶藝發展的浪漫訴說。而以鼓藝諧音「古意」為策展主題前二字,象徵著人們與陶藝自遠古情牽至今,自實用向度提升為表現向度,古老的呼喚、遠方的鼓聲,將引領陶藝不變又千變的本質與面貌。
陶敏窯為朱金敏老師所創,不難窺出陶藝為金敏老師最愛;而藉由陶藝引發策展與看展人士共鳴的陶鳴,或許適切呼應「陶敏」窯設立的初衷。「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,草木之無聲,風撓之鳴;水之無聲,風蕩之鳴。」回顧鼓山教師團隊陶藝創作的歷程,蘊藏對環境的關愛、傾訴對自然的嚮往、流露對現代的擔憂,可以說隱含著不得其平而鳴的心境。陶藝作品代表著創作者的性格與技巧,值得細細品味欣賞。
我因公務纏身,只能利用瑣碎時間參與陶藝製作,故作品在質與量上,皆不值一哂。但承蒙朱老師不棄,願意讓我共同掛名,成就此次鼓藝陶鳴的展覽,我的心情既感動又惶恐。謝謝朱老師帶領鼓山國小夥伴們在陶藝創作的每個時刻,我們不會忘記心中鼓動的聲音,更不會忘記與陶共鳴的美好!僅以此文,表達我對於朱老師的感謝與敬意,以及對於陶藝的愛與執著。